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子号首秀(1/ 2)
海上作战就是这样,就算一方全存一方全灭,可是船要是打烂了,全存的一方也没有好下场。
别看渤海湾从地图上看没多大,一旦在其间迷失了方向,在没有淡水的情况下,也只有成为海上的孤魂。
张亮自己就曾经历过一次航路迷失,最终虽然克服洋流回到了陆地上,但是却到的是百济人的地界。不过好在百济不像高丽一样张狂,他们客客气气的给张亮送上了补给,还派遣船队护送了一段距离。
“这要是高丽人,恐怕微臣的脑袋早就没了啊。当时朝中诸公都斥责微臣误期,甚至还有微臣叛逃的消息传出来,陛下,实在是微臣有苦说不出啊!”
将这段经历讲出来以后,张亮毫不犹豫的开始诉苦。当时没人知道海上航行的艰苦,都以为他是在找借口。如今就在海边,这可是难得的翻案机会。
看了看一望无垠的海面,李世民长舒一口气,在张亮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说:“爱卿的辛苦,朕知晓了,这些年来,朝廷一直没有对东海水师投入过,东海水师却固守大唐海域,十年如一日,真是辛苦了。传朕旨意,命户部兵部重新核算东海水师人数和船只,拨款给他们也换装备!”
随着皇帝的吩咐,长孙无忌和侯君集都走出来,拱手领命。
一直旁观的李承乾,看着海面上行驶的破烂战船,哭笑不得。
张亮这厮,把后世职场的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如今展示在皇帝面前的战船,是他们早就淘汰的船只,就是上面的投石机,都是在展示之前安装上去的。就在他们的秘密船港,十艘坚固的战船,都处于隐藏状态。
东海水师,绝对不穷!
李承乾也是在抵达登州以后,才了解到其中的道道。作为海港城市,登州其实不怎么得唐人商人的喜欢,因为没人愿意航行到登州再进入内河。但是,对于高丽、新罗、百济乃至于倭国人而言,登州可是好地方,走水路的话,登州靠岸是首选。
而东海水师作为大唐东海的防护力量,对外国的商人又岂会手软?别看就是几公里“护送”的距离,张亮下手可不白,这也就是为什么新罗百济前些年抗议高丽阻碍他们朝觐大唐道路,想要打开陆地商道的原因。
不过,因为高丽人的狂妄,这件事上,虽然大唐予以谴责,但他们只是口头上答应,并不改过。陆路走不了,新罗百济的商人只好顶着高昂的“保护费”,继续走登州。
虽然张亮的行为很混蛋,但是李承乾却没有问责他的意思。据他所知,张亮并没有从中捞多少,黑心钱主要用在给东海水师建造战船和维持武器消耗的时候,就不再是黑心钱了。
出于对张亮的尊敬,李承乾觉得还是帮他一把。现在他兵行险招跟皇帝哭穷,事后一旦暴露,可是欺君之罪啊。
上前几步,李承乾笑着对李世民说:“父皇,东海水师既然要重新装备,不如就由儿臣的造船厂接手吧,现在造船厂还有好多的材料,如果以三个铁甲战舰作为首舰,再打造出一些辅助舰,东海水师的舰船就足够了。
儿臣跟两个弟弟打造的舰船,其实就是为了好玩,等我们过足了瘾,事后,还是要交给东海水师,作为大唐水上力量发挥作用的。还有造船厂,最好也是交给东海水师。现在造船厂好多的工匠已经在本地招收学徒,很快登州就能作为一个海港城市和造船城市,在沿海城市中脱颖而出。”
李世民微笑着看向李承乾,他也知道那三艘船迟早会归属东海水师,如今李承乾主动说出来,倒是免得他主动开口了。
听到太子的话,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也大喜过望,如今太子既然已经将底子打好了,那么他们就不必帮着张亮张罗了,只要把钱给太子就行。这期间,不知道省了多少事。更何况,太子的船作为“二手货”,肯定不会卖太高的价格,这样一来,户部还不知道要省多少。
匆匆几步走到李承乾身边,长孙无忌笑道:“太子殿下,既然您舍得割爱,微臣也就不客气了,十万贯,买下三艘船和造船厂,殿下觉得如何?”
侯君集也走过来,对长孙无忌道:“长孙铁公鸡无礼!殿下不知道帮我们省了多少事,十万贯怎么够?”
说完,侯君集像是忘记了两人之间的过节,满脸的讨好之色:“殿下,十五万贯,如何?”
“十....十五万?”
看到李承乾惊讶的表情,长孙无忌和侯君集大喜过望,这事儿能成了!
事实上他们私下里也研究过,十五万贯,不仅能把造船厂和三艘船拿下来,还能打发的太子乐乐呵呵的。
李承乾还没说话,一边在李世民身后装乖儿子的李泰就炸毛了!
跳出来,李泰愤怒道:“十五万贯?赵国公,潞国公,你们二位是在打发叫花子吗?且不说材料,单单人工,我们就投入了十几万贯,十五万?细算起来,连一艘船的造价都不够,要知道,我们兄弟三个,在造船厂足足投入了六十万贯,而且如今账面已经吃紧,指不定什么时候还要追投,你们十五万贯就想捡便宜?闹呢?”
“六十万贯?”
这一次,却轮到长孙无忌和侯君集傻眼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只是一个造船厂和三艘船而已,如何就耗费这么多钱?
惊讶之余,他们两个,包括大半数的朝臣,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兄弟俩....
尽管如此,却还是有相信李承乾和李泰的。魏征是如此,他很清楚,魏王别看性子烈,却不会说谎,更别说魏王说话期间,太子并没有纠正的意思。如果说李泰的信誉还不清楚的话,太子的信誉,那可不是仅仅在朝堂出名。
李道宗也相信,因为他不止一次的核对过造船厂的花费,六十万贯,只少不多。
李世民也相信自己的两个儿子,见气氛微妙,就拍拍手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要买东西,自然要看看东西怎么样。”
说完,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太子,既然诸公都不相信,不如就把你的船开过来给大家看看,看看你这一艘船,值不值十五万贯以上。”
李承乾笑着点头,从怀里拿出令牌,交给张赟,让他去造船厂,命人把太子号开出来。
如今监管控制太子号的,是太子亲率,没有太子的令牌,他们是不会搭理别人的命令的。
三艘船里面,完成了铁板装配,并试航完毕的,只有太子号。不过,三艘船是兄弟船,有太子号就足以证明所有了。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