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灵异 > 黑雾之下 > 第384章  落幕

第384章  落幕(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沉月峰,地下研究所。

“警报!警报!自毁程序已经启动,请相关人员尽快撤离!”

警报声连接响起,闪烁的红色灯光,更是催促着人员离去。地下研究所的相关人员搭乘专用的高速电梯,迅速撤向地面。当他们从紧急疏散通道里出来时,便迎面撞上了擎天堡士兵,这些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没有反抗,果断选择了投降。

对于黑星堡的研究人员和学者,特别是没有抵抗的情况下,擎天堡并不会为难他们,甚至给予远高于俘虏的优待。这些人都是各个领域的人材,擎天堡如果可以顺利接收,对于堡垒在科技领域方面,将有莫大助力。

地下研究所里,现在就只剩下一个人,宫博。

这个主管依旧站在观察窗前,观察窗外面,那个人造的地腹空间里,恶魔大脑像是感觉到了什么。

那个大脑表面上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芒,蓝色、红色、和青色交替相映。在光芒闪烁的频率达到极致的时候,上面的隔离板开始变形,隆起,然后被撕裂。

一团团逆界菌群像泥浆似的,从那些撕裂的隔离板层间涌下,它们在恶魔大脑的下方迅速聚集,然后构筑出轮廓。

宫博惊奇地看着这一幕,连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就见菌群飞快构筑出一个人形体,最后菌群包裹住大脑,这个人形体的脑袋上,立时亮起两片光芒,就像人张开了眼睛。

“太了不起了!”

宫博哈哈大笑起来:“这是什么,紧急逃生机制吗?因为大脑本身无法移动,所以控制菌群构筑形体?”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

恶魔大脑被菌群人体接收之后,这个类人形体动了起来,它狠狠地冲了过来,撞在了观察窗上,似乎想要破窗而入。

砰!

观察窗被它撞得一阵猛晃,却连条痕迹都没有。用复合材料制作的窗户,具有高强度的抗打击性,又岂是那么容易被撞破的。

那个菌群聚合体见撞击无果,又整个人贴到了窗户上,随后窗户外层快速出现了一片片灰白色的泡沫,并升起淡淡的黄色烟雾。

宫博哈哈笑道:“还能够分泌强酸,但是很可惜,强酸是无法腐蚀这面窗户。而且......”

研究主管贴到了观察窗上,用手隔着窗户,按在聚合体的脸上,仿佛想要捧住这张脸:“而且,时间到了,孩子。”

宫博身后有火光一闪。

随后,炽热到难以形容的火焰像海啸般冲来,研究所里的仪器、管道、器皿。被这片火焰冲刷而过,几乎在眨眼间就开始爆炸、融化....

火焰喷到了宫博的背后,主管表情骤变,发出一声痛苦的尖叫。叫声刚响起,火焰就从他的眼睛和嘴巴里喷了出来,然后拍在了观察窗上。

观察窗迅速升温,窗户飞快腾起一片火红,窗外的聚合体立刻离开了窗户。它冲向那个空间深处,同时,观察窗‘波’一声炸碎,炽热的火焰喷薄而出,瞬间填满了这个空间的每个角落。

聚合体在烈焰中发出细密虚幻的叫声,菌群表面分泌大量的水份,可难以抵挡高温火焰的侵袭。几乎是接触的瞬间,菌群片片化成灰色,随后着火。

最终,那被聚合体收藏在内部的大脑,就像一颗放在烤箱里的鸡蛋。一声闷响,整个爆碎,随后被烈焰烧毁。

火焰遍布整个研究所后,便开始沿着各种管道、空间,继续冲击蔓延。于是从地下研究所开始,烈焰向上喷发,引发连串爆炸。

它们通过各种空间延伸,最终被引导到当初设计好的指定区域,就这样,整座沉月峰猛烈一震,随后从黑星堡城区的各个角落里,喷起一道道炽热的火柱。

这些不是普通的火焰,而是具备化学性质的火焰。除了高温外,它们还具备了粘性和毒性。

被火焰沾上,无论扑打还是喷水,都无法扑灭,只有等火焰里的化学物质挥发殆尽后,才会自行熄灭。

并且,它燃烧引起的浓烟带有强烈毒性,不慎吸入,普通人在1分钟内就会引起呼吸器官衰竭,窒息至死!

顿时,黑星堡变成了一座炼狱,那些正负现清理战场的士兵,大多数没来得及逃得出来。就被火焰活活烧死,又或吸入毒烟致死。

在城区爆炸的时候,天阳跟霁雨正准备离开,数分钟前,城区里的战斗就已经结束,韩树已经先开溜了,他们两个则在搜寻伤员。

当他们各架着一个伤员准备离开的时候,火柱突然从不远处的地面喷了出来。随后地动山摇,城区下方仿佛火山爆发似的,一条条火柱争先恐后地炸射出来。

两人连忙背起伤员,星蕴显现,在爆炸和各种飞溅的碎片中穿棱,等他们冲出了城门,将伤员放下时。却发现伤员因为吸入了毒烟,已经窒息而死了。

至于他们,一没被火焰沾附,二来星蕴隔绝了空气里的毒素,倒是没有受伤。

可看向黑星堡,两人脸色都很不好看。

黑星堡完了。

猛烈的爆炸,依旧在不断喷发的火柱,将这座堡垒炸成了碎片,炸成了废墟。谁会想得到,黑星堡这么绝,这么狠。

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舌尖上的末世我的机甲太自律我能解读世间万物深海大章鱼:我能无限进化保卫南山公园我的卡牌无限词条诡异制作公司全球降临:这个领主超会苟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从小镇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