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魔法 > 斩尽天上仙 > 第120章 三寸掌中天地剑!

第120章 三寸掌中天地剑!(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连月山深处。

在一棵红杉树下。

安芝芝拍拍小胸脯,单手撑着膝盖喘气,还不忘自言自语:“幸亏本女王跑得快,不然那些灵兽肯定还在追。”

一路奔逃,根据陈苏安在通讯法宝里的指示,安芝芝来到那座在连月山最高最大的山峰脚下。

控制阵法,便在山峰之巅。

大雪早已停下,积雪也在开始融化,涓涓细流带着凉意向低处流淌,打湿她的小靴子。

“大长老,我已经找到连月山的主峰啦,我的速度是不是很快?告诉你,我可是跑步小能手哦,要比赛跑,就连秦歌都不一定是我的对手。”安芝芝神识连接耳朵里的通讯法宝,语气中充满骄傲。

陈苏安没想到这位年幼的精灵女王废话竟是如此之多,直言道:“到达山巅后,你会发现一棵很粗很高的望天树,在那望天树下,有个地道入口,下面的地窨子里便是控制阵法。”

关于这些,其实陈苏安也不知道,是余龙雀告诉他的。

尔后,安芝芝鼓足劲往山巅爬。

时间不知过去多久,突然,整座山峰震动起来。

震动越来越剧烈,安芝芝看到不远处那些有房屋大的岩石直接被震得跳起来,在更远一些的地方,山峰竟缓缓裂开一道大缝,无数岩石滚滚落向低处。

生活在山上的飞禽走兽,一如末日之灾来临,成群结队向远方奔逃。

整座山峰,就像是一个冻硬的馒头被人缓缓从中间撕开

“我去,这是什么情况?我并没有发出什么厉害的绝招呀,怎么山就给裂开啦?”安芝芝连忙抱住身边的一棵大树稳住身形,并启动通讯法宝,“大长老大长老,呼叫大长老,我这里发生地震啦!”

但不知为何,通讯法宝里只有“嗤嗤”的刺耳杂音,并无陈苏安的回应。

安芝芝有些急了,继续呼喊。

这样的突发情况,是她怎么也没料到的。

她在想,要是秦歌在这里就好了。

忽然,她眼前一暗,像是整片天空被什么巨物给遮挡住。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难言的压力覆盖苍茫大地,安芝芝身在其中,只感觉身体沉重,极难动弹,随后她好像又发现什么恐怖的事情,身心瞬时发凉,背后冷汗涔涔,僵硬的抬起头,缓缓向天空看去。

抬起头后,她瞳孔猛地一阵收缩,两腿不由发软。

她看到一双大眼睛,很大很大的眼睛。

那双很大的眼睛,长在一颗更大的头上,在那颗更大的头上,还有一层泥土岩石。

之前安芝芝觉得战争巨象是她见过的体型最大的灵兽,但此刻,她的认知被刷新。

这大到她一眼看不到全貌的怪物,只是从山体的裂缝中探出一颗脑袋,便遮天蔽日。

随后她看见,又有一双长满白毛的大手从山体裂缝中伸出,撑住裂缝的两边,稍微一用力,便见山体急剧垮塌,继而露出真容。

“死定了死定了!这下死定了!”安芝芝闭上眼睛不敢再看,两手紧紧抱着树干,“完犊子啦完犊子啦,我什么也没看见,我真的什么也没看见,也不是故意要吵醒你睡觉,求求你不要吃我……”

在安芝芝闭着眼睛口里胡言乱语时,那种令人身心发凉的压力反而渐渐变弱,却是那从山体里爬出的巨大灵兽根本没有理她,爬出后便向她来时的方向跑去,速度很快。

随着那巨大灵兽跑动,大地也频频震动。

森林中那些对人类体型而言可称为“参天大树”的树木,在其脚下如同小草苗。

安芝芝慢慢睁开眼睛,抬眼看向远方,发现那背影像是一个白色的巨人。

……

秦歌看看趴在地上已气若游丝的步知舞,将柳木魂孔笛放在嘴前。

白鹭洲见秦歌就要吹响柳木魂孔笛,眼帘轻轻一垂,便见插在步知舞背上的那把短剑飞出,从侧方飞向秦歌。

这一剑,秦歌躲不掉,而且他也没力气躲,只是在那一瞬间稍微改变身形,令那一剑刺在肩上,没有刺中致命要害。

笛音忽起。

白鹭洲目光微沉。

她也吹过柳木魂孔笛,但是她吹出来的感觉,跟秦歌吹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此际秦歌仿入无人之境,安静吹笛,悠扬而空灵的笛音,就如看不见的烟雾,带着道道神识向八方扩散。

白鹭洲后方的战争巨象通红的两眼瞬息间恢复原样,发出一声怒嚎,跑上前就是一鼻子抽向白鹭洲。

面对战争巨象的一击,白鹭洲却是静立虚空不动丝毫,甚至她连看也不看,只是缓缓伸出一只手,掌心对准战争巨象,便有一股无形的灵力将战争巨象击飞出去数十米,重重摔倒在地,大地随之一震。

在太白仙境的强者面前,就算是灾厄级的灵兽,那也是不堪一击!

白鹭洲自知,在身受重创的情况下,强行解放自身全部修为,事后必会伤得更重,但是此刻,她觉得这样做很值,因为她大概已猜到秦歌的身份。

能利用柳木魂孔笛真正意义上的控制灵兽,那必然就是《兽魂曲》!

在这世上,谁会《兽魂曲》?

除了那位,还能有谁?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十都九曜八极七元六司五老争道果长生道种君临天下:神话最强帝皇混沌冠冕别怀疑,你就是天命之子!别挡我的长生路武道长生:从修炼易筋经开始开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长生:我摸了系统的鱼开局99级道德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