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先生知’道’(1/ 2)
山并不高,四面空旷,青竹不多,往南可见太湖之碧波,沙鸥翔集,烟波渺渺,浩浩荡荡;往北可见雕楼胜景,遥遥相望,有文人墨客,雁过留痕,写下千古绝句;往东可见朝阳初升,红霞满天,丽日羞红;往西郁郁葱葱,山峦起伏,巨龙横卧。
此地确是一个好地方,赵敏就埋在这里。
黄土垒起高坟,石碑上刻着生名。
子文半蹲墓前,喃喃自语,不肯离去;昨日音颜,犹在眼前,世事无常,一日时间,天人永隔。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问来生,孤坟千里,何处再觅知音人?
黄纸香烛,
欲语还休,
惟有泪千行。
时间过去七日,子文仿若大彻大悟,突然盘膝而坐,悲伤尽去,整个人进入禅悟中。
他的身上浮现出淡淡的圣洁的气息,这种气息中正刚强,浩大伟岸,神圣平和。
远处打坐的唐柏忽有所感,睁开眼来,朝子文望去;只见子文身边,似有虚影围绕,其中有人吟诗弹唱,有书声琅琅,有衣冠礼乐,有渔樵耕读,滚滚红尘,世间百态,似在子文身也展开。
唐柏立身而起,须臾便到了子文身边,静静为其守护。
如此又过了三日,子文睁开眼来,见唐柏背向自己,面迎朝阳,天光之下,似与朝阳比肩,他自然而然跪下,又磕了三个响头;算是唐柏的正式弟子。
三跪天地人,九磕传法恩。
唐柏并未回头,开口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我家乡的一位圣人之言,其意是身怀大志者,需承其重,需在磨难中坚定意志,在劫数中不断强壮身体,在逆境中悟透法门,不屈不挠,坚韧不拔,所以才能达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
子文略有迷茫,道:“敏敏曾说一滴水落于沙漠之中,只会被沙漠的炎热蒸发,一滴水永远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
唐柏微微沉思,然后抬起头来,指着远处波光千里的太湖,问道:“子文,你知道太湖之中,有多少滴水吗?”
子文摇头,道:“不知道!”
唐柏道:“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这太湖是由无数水凝聚一起而形成了。你妻子说的没错,一滴水拯救不了沙漠,一个人也改变不了世界,只有无数志同道合的朋友,像这太湖的水一样,汇聚到一起,才会形成湖泊,形成大海,才能改变世人,改变世界。”
子文闻言,久久无语。
唐柏又道:“你可想过,如何传道世人?”
子文摇头,道:“还请师尊指点。”
唐柏摇头,道:“子文,我不是不愿做你师尊,而是连我亦没有你那样的气魄,那样的志愿,我本是俗人,只愿逍遥于世间,又有何脸面做你师尊。”
子文道:“师尊传弟子修行之法,救弟子于生死之间,师尊不认弟子,但弟子却不能不认师尊。”
唐柏无奈道:“我只是先行一步,本无德行做你师尊,你若执意如此,不如称之我为先生即可。”说完,不等子文开口,又道:“回归正题,你如何传道世人?”
子文犹豫了会儿,躬身一礼,道:“还请先生指点。”
唐柏指着不远的一棵竹子,又问道:“那你可知道这棵竹子为什么能在风雨之中屹立不倒?”
子文脱口而出道:“因为它有根,它的根扎在地底。”
唐柏点头道:“根,它的根不但扎在大地之中,而且时刻吸收大地的养分,壮大自己。那你所传之法,有根吗?”
子文思索了会儿,摇了摇头。
唐柏叹了口气,转过身来,道:“修行大道,世间早有大法,你所传者,亦不过是树根的一条根须,再壮大,那也不是你的根;你所传者,不过是别人的道,别人的根。”
子文若有所思,正想张嘴就问,唐柏阻止了他开口,道:“你好好想想,为何要传世人修行之法?只有直视自己的内心,你才能找到你的根,你的道;你好好想想,我明日再来。”说完,身形一动,眨眼消失得无影无踪。
唐柏消失,陈家国就从竹林中走出。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